初一、十五是吃素的日子~ 有時間就動手做道搞剛的素菜小點吧!
這道佛法蒲團名字高雅,法是髮菜,蒲團就是圓形的物體,所以其實只要是髮菜和圓形的食材做搭配,都可以叫做佛法蒲團。
不過…在傳統菜市場買的的大麵筋(蒲團),大部分都不是當天現做的,所以買到的時候都會有油嚆味,即使我川燙兩次,還是有些許味道,但煎過以後味道有好一點。
至於內餡的味道,很像在外面吃到的高麗菜素包子的口味,如果你也是吃素的同好,可以考慮自己動手做內餡,捲進蛋餅皮或一般麵皮,甚至跟大黃瓜一起拌炒,都很好吃呢! 一起來開伙吧~
同步更新在Facebook 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ate158kitchen?ref=hl
“太史第傳家菜” 頁89。
材料 (材料內餡可依個人喜好增減)
大麵筋 16個
(傳統市場賣豆類製品的攤販會有賣,記得,是”大”麵筋,約5-8公分大小)
乾花菇或乾冬菇 6朵
(因為另一半不愛香菇味,所以我用的是濕的香菇)
薑 2片
木耳 3小朵
竹笙6條
(這一次我沒有放,所以口感上有差)
髮菜 15克
粉絲 30克
竹筍1隻
(若非產季,大賣場有賣真空包裝)
金針菇 100g
杏包菇 100g
紅蘿蔔 50g
毛豆 1/4杯
麻油 1茶匙
糖、鹽少許
胡椒粉 適量
壺底油 1湯匙
太白粉 2茶匙
紹興酒 1茶匙
材料準備
a. 食譜中的蒸菇湯汁很講究,如果你選擇使用的是乾花菇/冬菇,那就必須去蒂頭,然後放入碗內,下薑片、酒、糖、鹽,中火30分鐘,最後留蒸菇湯汁備用。但我用的是濕香菇,所以最後並沒有蒸菇湯汁,味道也不差...算是偷吃步,但我相信誠意很重要,蒸菇湯汁一定能讓內餡更美味。
b. 髮菜洗淨,浸泡5分鐘左右,挑出雜質並瀝乾。
c. 冬粉洗淨,煮至透明,瀝乾。
d. 其他所有材料洗淨,待切。 (毛豆的外層有薄薄透明皮囊,記得也要清掉)
步驟1. 將所有材料切成0.5公分,因為最後要包進大麵筋裡,所以不能太大。
步驟2. 先將金針菇、香菇、杏包菇炒過去水分,開始有一點點菇類焦香味隨即呈起。
步驟3. 鍋子洗淨後放入油,先將薑片爆香(可以考慮把薑片切細顆粒爆香,最後一起拌炒,味道更好)
步驟4. 再放入紅蘿蔔和木耳一起炒,約1-2分鐘。
步驟5. 再放入筍子和青豆一起炒,約1-2分鐘。
步驟6. 再放入冬粉和髮菜一起炒,約2分鐘。
步驟7. 加入芡汁(壺底油、太白粉、蒸菇湯汁) 一起炒,約30秒。
步驟8. 加入麻油、胡椒粉一起炒,約30秒。
步驟9. 起鍋前濽紹興酒。
步驟10. 大麵筋切一3公分開口。
步驟11. 煮一鍋水,放入大麵筋。去油臭味。
步驟12. 大麵筋川燙1分鐘,撈起。
步驟13. 換水,再煮一鍋水,放入撈起的大麵筋。再撈起,瀝乾。
步驟14. 準備太白粉,用來沾黏開口。
步驟15. 將餡料包入大麵筋中。(相片拍的糊糊的)
步驟16. 再開口處掃上太白粉,黏穩開口,稍微按壓使其變成圓形,變成蒲團。(相片拍的糊糊的)
步驟17. 放入鍋中中火油煎,兩面金黃色就可以鏟出。
完成!